創意從何而來:讓好點子源源不絕的7大模式

 

寫書不容易,出版一本書更是要花費許多心力。讓我們一起向這些偉大的作者、譯者與編輯,致上最高的敬意。 一本好書,不僅內容豐富精彩,文筆生動流暢、深入淺出地具有高可讀性,在讀過後還有一種「讚嘆」的感覺,讓你對世界的認識又提升了一層。 整理了幾本書值得你一看

  提到創意和創新,我們的腦海裡難免會浮現這樣的畫面:一名科學家獨自守在實驗室裡,弓著背,扶著顯微鏡,意外獲得重大的新發現。然而事實是,那些獨自經歷的「靈光閃現」的時刻,其實很罕見。作者從近代創新史中,分析了跨領域的諸多例子,揭示出獨特創新背後的七個關鍵模式:

  1 比鄰的可能性──人們需要更多工具,以探索更多邊界

  2 液態網絡──點子喜歡能流動、碰撞、彼此連結的環境

  3 緩慢的預感──點子需要養分和時間,才能完整成形

  4 機緣巧合──結合幸運與智慧,發現原本沒有特別探究的事物

  5 生成性錯誤──從錯誤中汲取養分,雜訊讓人變得更有創意

  6 功能變異──借助其他領域的點子,產生意料之外的新用途

  7 堆疊平台──其他使用者能在前人建立的結構性基礎上,創造新作品

  藉由作者提出的「長變焦」觀察法──即以不同的尺度來觀察,優點是能發現只用單一尺度觀察時容易忽略或低估的模式──可以了解,資源共享、多人共同協做的環境,最有利於創意和創新。不論您從事什麼行業、擔任何種職位,只要掌握本書的七大模式,不僅能提昇自己的創意能力,更能創造出可促成更多好點子的優勢環境。

本書特色

  《經濟學人》年度最佳書籍之一

  由「數位未來十大思想家」傳授
  一堂非懂不可的凡人創意學

  Where Good Ideas Come From

  大家都認得出好點子。三次方程式、印刷機、鉛筆、沖水馬桶、電池、Google——這些都是絕妙的點子。然而,它們是如何產生的?被喻為「科技界的達爾文」的作者,在本書中提供了深具啟示以及有論據證實的答案。他以深具感染力、包羅萬象的風格悠遊於多重領域,從神經生物學、都市研究到網際網路文化,找出獨特創新背後的七個關鍵模式,深入創新的自然史,找尋它們的蹤跡。作者檢視了特定情境如何加速創新過程、實體環境如何使眾人與點子齊聚一堂而造就出偉大的點子。從達爾文到蘋果(Apple),作者審究了近代的創新樞紐,汲取出適用法則以及出現在創新過程的共通特點。他的發現不但引領我們重新認識創新的根源,也提供了許多有用的策略,以培養突破性的創意。

作者簡介

史蒂文.強森 Steven Johnson

  名列英國《展望》(Prospect)雜誌二○一○年「數位未來十大思想家」之一。他的寫作聚焦於科學、科技與個人經驗的交點,七本著作包括《新氣體》(The Invention of Air)、《幽靈地圖》(The Ghost Map)、《開機》(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)、《心思大開》(Mind Wide Open)等暢銷書,共被翻譯成十多種語言,影響了政治活動利用網路的方式、都市規劃的前衛理念,以及如何對抗恐怖分子。他也創立了許多深具影響力的網站——包括新近成立的outside.in,並為《時代》(Time)雜誌、《連線》(Wired)雜誌、《紐約時報》(The New York Times)與《華爾街日報》(The Wall Street Journal)執筆。目前與妻子及三個兒子定居於紐約布魯克林。個人網站:www.stevenberlinjohnson.com

譯者簡介

劉燕芬

  高雄縣人,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畢業。曾任國中英語教師,現旅居德國,從事中-德、中-英文之筆譯與口譯,並教授中文。譯有《寂寞島嶼》《碼書》《大性別》等書。

其他書籍推薦:

書  名: 2007TAIWAN YEARBOOK台灣年鑑英文版(精)

書  名: 台灣旅行吉祥新境1

書  名: 先賢行跡采風

  明代是金門人文發皇、科甲鼎盛的時期,這些金門先賢,為金門所創造的成就,不但成了金門人數百年茶餘飯後的話題,也在福建同安地區造成一句「無金不成同」的俗諺,因為金門人有許多文物古蹟散布在同安縣境內,本書將其作概略性之介紹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好書推薦 新書推薦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ossom85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